澳门新葡电子游戏网




 服务热线:0716-8569358
欢迎您访问湖北澳门新葡电子游戏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
技术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小龙虾“虾稻共生”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5-10-19 浏览次数:
      一、稻田环境条件
 
  养虾稻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的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面积大小不限 ,一般以50亩为宜。
 
  二 、稻田改造
 
  1、挖沟
 
  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m-8m处,开挖环形沟,堤脚距沟2m开挖,沟宽3m-4 m ,沟深1m-1.5m 。稻田面积达到100亩的 ,还要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m-2m,沟深0.8m。
 
  2、筑埂
 
  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 。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渗水或暴风雨使田埂坍塌 。田埂应高于田面0.6m-0.8m,埂宽5-6m,顶部宽2m-3m。
 
  3、防逃设施
 
  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 。排水口的防逃网应为8孔/cm(相当于20目)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应用水泥瓦作材料,防逃网高40cm 。
 
  4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 ,进水口用2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 。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证水灌得进 ,排得出。
 
  三、移栽植物和投放有益生物
 
  虾沟消毒3-5天后,在沟内移栽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 ,栽植面积控制在10%左右。在虾种投放前后,沟内再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投0.3-0.5kg/㎡)、田螺(投8-10个/㎡) ,河蚌(放3-4个/㎡)等。既可净化水质,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四、投放管理
 
  1、投放亲虾养殖模式
 
  初次养殖的8月底至9月 ,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投放亲虾,每亩投放20 kg-30kg ,已养的稻田每亩投放5-10kg。亲虾投放前,环形沟和田间沟应移植40%-60%面积的飘浮植物。亲虾应从养殖场或天然水域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色泽好的小龙虾,挑选好的亲虾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虾筐按雌雄分装 ,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避免太阳直晒 ,运输时间应不超过10小时,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亲虾按雌、雄性比2-3 :1投放。投放时将虾筐反复浸入水中2-3次,每次1-2分钟,使亲虾适应水温 ,然后投放在环形沟和田间沟中。
 
  投放幼虾模式有两种,一是9-10月投放人工繁殖的虾苗,每亩投放规格为2-3cm的虾苗1.5万尾左右。二是在4-5月投放人工培育的幼虾 ,每亩投放规格为3-4cm的幼虾1万尾左右。
 
  五、饲养管理
 
  1、投饲
 
  8月底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 、周丛生物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每日投喂量为亲虾总重的1% 。12月前每月宜投一次水草 ,水草用量为150kg/亩。每周宜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处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一般以虾总重量的2%-5%为宜 ,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气候和虾的摄食情况调整。
 
  当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翌年3月份,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个月投二次水草 ,水草用量为100 kg/亩-150kg/亩,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 ,用量为0.5 kg/亩-1.0kg/亩。每日傍晚还应投喂1次人工饲料 ,投喂量为稻田存虾重量的1%-4%。可用的饲料有饼粕 、麸皮 、米糠、豆渣等 。
 
  2、施肥
 
  亲虾或虾苗投放前施足底肥 ,一次性投施腐熟农家肥(猪、牛、鸡粪)100-200kg/亩。追施腐熟农家肥用量为50 kg/亩-100kg/亩 。在稻田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可全程使用酵素菌虾蟹专用肥。施用前,用水浸泡30分钟以上,每次3kg/亩,每月施用3次,保持水质透明度35厘米 。
 
  六、巡查与调控水深
 
  11-12月保持田面水深30cm-50cm ,随着气温的下降 ,逐渐加深水位至40cm-60cm。第二年的3月份水温回升时用调节水深的办法来控制水温,促使水温更适合小龙虾的生长。调控的方法是:睛天有太阳时,水可浅些 ,让太阳晒水以便水温尽快回升;阴雨天或寒冷天气 ,水应深些 ,以免水温下降 。
 
  七、水稻栽培
 
  1 、水稻品种选择
 
  养虾稻田一般只种一季中稻 ,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
 
  2 、稻田整地
 
  稻田整理时 ,田间如存有大量小龙虾 ,为保证小龙虾不受影响 ,建议采用稻田免耕抛秧技术和围埂方法。
 
  3、施肥
 
  施足底肥,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40kg ,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
 
  4、秧苗移植
 
  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移植,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养虾稻田宜推迟10天左右。无论是采用抛秧法还是常规栽秧,都要充分发挥宽行稀植和边坡优势技术,移植密度以30cm×15cm为宜 ,以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
 
  5、水位控制
 
  稻田水位控制基本原则是:平时水沿堤,晒田水位低,虾沟为保障 ,确保不伤虾。3月控制在30cm左右 ;4月中旬以后逐渐提高至50-60cm;越冬期前的10-11月份控制在30cm左右;越冬期间适当提高水位进行保温,控制在40-50cm。
 
  6、科学晒田
 
  晒田总体要求是轻晒或短期晒,即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 ,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 。田晒好后 ,应及时恢复原水位 ,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 ,以免导致环沟小龙虾密度因长时间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
 
  八、收获上市
 
  1、成虾捕捞
 
  (1)捕捞时间 。第一季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 ,到5月中下旬结束。第二季捕捞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 。
 
  (2)捕捞工具 。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 。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3.0cm ,保证成虾被捕捞,幼虾能通过网眼跑掉。成虾规格宜控制在30g/尾以上 。
 
  (3)捕捞方法。虾稻共作模式中,成虾捕捞时间至为关键,为延长小龙虾生长时间 ,提高小龙虾规格 ,提升小龙虾产品质量 ,一般要求小龙虾达到最佳规格后开始起捕。
 
  采用网目2.5-3.0cm的大网口地笼进行捕捞 。开始捕捞时,不需排水,直接将虾笼布放于稻田及虾沟之内,隔几天转换一个地方,当捕获量渐少时 ,可将稻田中水排出,使小龙虾落入虾沟中,再集中于虾沟中放笼,直至捕不到商品小龙虾为止。在收虾笼时,应将捕获到的小龙虾进行挑选,将达到商品的小龙虾挑出,将幼虾马上放入稻田,并勿使幼虾挤压 ,避免弄伤虾体。
 
  九 、幼虾补放
 
  第一茬捕捞完后 ,根据稻田存留幼虾情况,每亩补放3-4cm幼虾1000-3000尾 。幼虾从周边虾稻连作稻田或湖泊  、沟渠中采集。挑选好的幼虾装入塑料虾筐,每筐装重不超过5kg ,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 ,保持潮湿,避免太阳直晒,运输时间应不超过1h(小时),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十、亲虾留存
 
  由于小龙虾人工繁殖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目前还存在着买苗难、运输成活率低等问题 ,为满足稻田养虾的虾种需求,澳门新葡电子游戏网建议:在8-9月份成虾捕捞期间,前期是捕大留小 ,后期应捕小留大 ,目的是留足下一年可以繁殖的亲虾。要求亲虾存田量每亩不少于15-20kg。
 
  十一、病害防治
 
  1、虾病防治
 
  (1)黑鳃病 :在持续阴雨或强暴雨后 ,由于池塘水浅易混浊,水体污染、光照不足霉菌感染等原因,一些小龙虾病虾鳃部由起初的红色变为褐色,直至完全变黑 ,病鳃逐渐失去滤水给氧功能,慢慢地鳃就萎缩了。
 
  防治方法:保持饲养水体清洁 ,溶氧充足,水体定期泼洒一定浓度的生石灰进行水质调节 。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臭氧复合制剂0.6克全池泼洒 ,施药2次 ,一天一次。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光合细菌5克全池泼洒 ;把患病虾放在每立方水体3%—5%的食盐中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饲料内添加0.2%稳定型VC,连续投喂一周即可。
 
  (2)烂鳃病(瘟疫病) :保持饲养水体清新,并维持正常的水色和透明度是防治龙虾瘟疫病的有效方法。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用每立方水体2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软壳病:病虾外壳较软,两螯足举而不坚,体色暗淡,行动迟缓 ,食欲差,生长缓慢,避害能力弱。其主要原因是长期阴雨,池内缺少光照 ,PH值长期偏酸性,有的养殖户池底淤泥留的过多 ,放养密度过大和饲料养分不均等都会造成此类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饲料投喂“荤素搭配”均衡,适当增加青饲料和骨粉的投喂量;在饲料中添加0.1%的VC ,鱼肝油 、葡萄糖、中草药和生物制剂等。
 
  (4)甲壳溃烂: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 ,投均匀 ,防止虾因饵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发生此病,用每立方水体15-20克的茶粕浸泡液全池泼洒。④每亩用5-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每立方水体2-3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
 
  (5)纤毛虫病: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用3%-5%的食盐水浸泡 ,3-5天为一个疗程 。用四烷基季铵盐浓度0.3毫克/升 。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2、水稻的病虫防治
 
  (1)螟虫。用杜帮康宽 ,20%氯虫苯甲酰胺10ml/亩 。
 
  (2)稻飞虱。用苦参碱,植物源杀虫剂0.3%苦参碱AS 1500倍液对晚稻后期高密度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 。
 
  (3)纹枯病病害。用爱苗,30%爱苗乳油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广谱内吸治疗性杀菌剂,由15%敌力脱(丙环唑)和15%世高(苯醚甲环唑)组成,在水稻上防治纹枯病。
 
  (4)草害 。用五氟磺草胺加氰氟草酯合剂 。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对稻田的禾本科杂草 、阔叶杂草和莎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90-180 g/hm2的综合防效可达95%以上,降低了稗、鸭舌草种群对田间N 、P、K养分的吸收,保持了土壤肥力。五氟磺草胺 、氰氟草酯有效成分用量90-120g/hm2苗后茎叶处理对水稻安全。



XML地图